金笛邮件论坛  

返回   金笛邮件论坛 > 金笛电子邮件系统 > 金笛邮件售后服务专区

回复
 
LinkBack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
旧 2009-07-09, 15:31   #1 (permalink)
rxy
普通会员
 
rxy 的头像
 
注册日期: 2009-07-03
帖子: 55
默认 远程java API接口说明

一. 设置接口访问用户名和密码
配置位置:系统管理――》参数设置――》一般参数
例子如下图:

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,每次调用接口都需要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。


二. API 调用环境类
类名:jdmail.api.remote. Env
说明:Env 类提供整个API 与服务器的通讯和配置管理。
方法:
1. public static Env getEnv(String url, String username, String password);
说明:通过该方法可获取一个类实例。
参数说明:
1) url: webmail服务器根url
2) username:API访问用户名
3) password:API访问密码
返回值:
Env 对象:成功:Env 对象
Null:失败

三. 帐号操作类
类名:jdmail.api.remote.user. R_UserAccount
说明:UserAccount类提供所有用户管理相关功能,包括新增,删除,修改用户,和获取用户相关信息。
属性:
1. public UserAccount m_useraccount
m_useraccount 提供用户帐号的详细信息。

方法:
1. public static int createUserAccount(Env env, R_UserAccount ua);
说明:用于建立新用户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a:R_UserAccount 对象,R_UserAccount对象通过m_useraccount 属性传递 用户帐号详细信息。

返回值:
0:成功
-1:超出分配空间
-2:用户已存在
-3:失败
-4:超出分配用户数

例子:
参考附件的:public static int createUserAccount(Env env);

2. public static int changeUserPassword(Env env, R_UserAccount ua);
说明:用于更改用户密码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a:R_UserAccount 对象,R_UserAccount对象通过m_useraccount 属性传递 用户帐号详细信息。

返回值:
0:成功
-1:失败

例子:
参考附件的:public static int changeUserPassword (Env env);

3. public static int deleteUserAccount(Env env, R_UserAccount ua);
说明:用于删除用户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a:R_UserAccount 对象,R_UserAccount对象通过m_useraccount 属性传递 用户帐号详细信息。

返回值:
0:成功
-1:失败

例子:
参考附件的:public static int deleteUserAccount (Env env);

4. public static int auth(Env env, String username,String domain,String password);
说明:用于验证用户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sername:用户名。
3)domain:域名
4)password:密码

返回值:
0:成功
1:失败

例子:
参考附件的:public static int testAuth (Env env);

5. public static int getNewMsgNum(Env env, R_UserAccount ua);
说明:用于删除用户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a:R_UserAccount 对象,R_UserAccount对象通过m_useraccount 属性传递 用户帐号详细信息。

返回值:
>= 0 :新邮件数
-1:失败

例子:
参考附件的:public static int getNewMsgNum (Env env);

四. 文件夹操作类
类名:jdmail.api.remote.message.R_FolderAdmin
说明:R_FolderAdmin类提供与文件夹相关的操作功能。
方法:
1. public static int getFolderList(Env env, String username,String domain ,ArrayList alRet);
说明:用于返回指定用户的文件夹列表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sername:用户名
3)domain:域名
4)alRet: 用于保存返回文件夹列表的 java.util.ArrayList 对象。

返回值:
0:成功
-1:失败
-2:该用户不存在

例子:
参考附件的:public static int testGetFolderList(Env env);

五. 邮件操作类
类名:jdmail.api.remote.message.R_MessageAdmin
说明:R_MessageAdmin类提供与用户邮件相关的操作功能。
方法:
1. public static int getMessageCount(Env env, String username,String domain, String foldername);
说明:用于获取用户的指定文件夹的邮件数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sername:用户名
3)domain:域名
4)foldername: 文件夹编号。

返回值:
>=0:邮件数
-1:失败

例子:
参考附件:public static int testGetMessageCount(Env env);

2. public static int getMessageIDList(Env env, String username,
String domain, String foldername, int iFrom, int iCount,
ArrayList alRet)
说明:用于获取用户的指定文件夹的邮件编号列表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sername:用户名
3)domain:域名
4)foldername: 文件夹编号。
5)iFrom:起始邮件序号,注意:本方法是于倒数计算邮件,所以要获取所有邮件,应该是 iFrom 值与getMessageCount 返回值相同。
6)iCount:指定要获取的邮件数
7)alRet:用于保存返回文件夹列表的 java.util.ArrayList 对象。

返回值:
>=0:邮件数
-1:失败

例子:
参考附件:public static int testGetMessageIDList (Env env);

3. public static byte[] getMessage(Env env, String username,
String domain, String foldername, String messageID)
说明:用于获取用户的指定邮件原文,然后可用package jdmail.mime 内相关类对邮件内容进行分析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sername:用户名
3)domain:域名
4)foldername: 文件夹编号。
5)messageID:邮件编号,该邮件编号可通过getMessageIDList 获取。

返回值:
byte[] 对象:邮件原文
null:失败

例子:
参考附件:public static int testGetMessage(Env env);

4. public static int sendMessage(Env env, String username, String domain,
String to, String subject, String body);
说明:用于发送邮件。
参数说明:
1) env : Env 对象
2)username:用户名
3)domain:域名
4)to: 收件人
5)subject:主题
6)body: 邮件正文

返回值:
0:成功
-1:失败

例子:
参考附件:public static int sendMail (Env env);
__________________
金笛邮件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电话:010-82356575-6011,孟小姐
rxy 当前离线   回复时引用此帖
回复

书签

标签
java 调用


发帖规则
不可以发表新主题
不可以发表回复
不可以上传附件
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

启用 BB 代码
论坛启用 表情符号
论坛启用 [IMG] 代码
论坛启用 HTML 代码
Trackbacks are 启用
Pingbacks are 启用
Refbacks are 启用



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。现在的时间是 00:46


Powered by vBulletin® 版本 3.8.3
版权所有 ©2000 - 2024,Jelsoft Enterprises Ltd.